Ξ当前位置:首页>汽车Supplies>弃“电”从“氢”,究竟还要多久?

弃“电”从“氢”,究竟还要多久?

来源:网络 时间:2019-07-10 编辑:佚名
 在造车新势力疯狂融资、疯狂造车之时,电动汽车的发展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。

  在造车新势力疯狂融资、疯狂造车之时,电动汽车的发展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。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,销量也在持续增长,从产业规模来看中国现稳居世界首位。

  中国的电动汽车从产品导入期(2009-2013年,全年年产量不超过2万辆)、快速增长期(2014-2015年,产销同比增长300%以上)后,从2016年开始进入稳定增长期,2017年我国共生产电动汽车约82万辆,但是到此时开始,电动汽车就进入了发展瓶颈期,过多的造车新势力涌进汽车行业,使汽车市场趋于饱和,一场更加激烈的竞争正在展开,对于氢能源的抢占就是其中关键一环。

  近期,国内第一座燃油、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同时补充燃料的站点—中国石化(600028)佛山樟坑油氢合建站已经建设完成,站内的超市已经货物上架,只待最后的成果验收。这是否意味着氢能源时代的来临呢?包括汽车在内的市场又会带来一场怎样的变革呢?  

  油电时代的终结?

  不可否认,当下燃油车仍旧是当下汽车的主力军,但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,所以现在各国都在研究新生能源,逐渐抛弃石油。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下,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公布停止销售燃油车的时间表。即便如此,国内的传统车企依然没有放弃这最后的一片战场,纷纷推出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来应对国内更严苛的排放标准,三缸发动机正在成为车市主流燃油机,更多更大排量的燃油机将不再存世。

  由于石油危机,以及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,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了目前替代燃油车的选择。但是纯电动汽车也同样有着不少限制,首先电池污染问题尚且无解,其次电池技术停滞不前、可提供汽车的续航里程有限、充放电技术受限、受安全因素电池无法增加模块……对于困难重重的纯电动车,还有很多车企转战至混动车型,但是混动车型还是需要有汽油的供给,最终走向何方前途未知。  

  在燃油车退出,纯电动汽车止步不前的时候,氢燃料电池又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内。

  2018年5月,总理在访问日本参观丰田汽车的氢燃料电池展示时的一张照片,直接体现了我国与日本在当时氢燃料技术的差距。面色凝重,仔细观看,总理的认真程度不亚于车企的技术研发人员。

  其实,早走2016年,工信部就曾提出并发布了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》,规划到2030年中国加氢站数量将超过1000座。也在去年中石油与中石化已经开始带头建立加氢站,未来的加油站中也会存在加氢设备,互不干预。  

  漫漫氢燃料发展之路

  理想总是丰满的,但现实却是相当骨感。如今的氢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最初发展时遇到的问题非常相似:没有群众基础、消费者对产品信赖程度较低、加氢便利性没有保证、氢气的易燃易爆性……

  氢燃料能否成为未来的主流力量现在还不能定义,毕竟氢燃料汽车目前的使用率还是低的可怜,更多的是在公共交通方面的普及。但可以预见的是,中石油与中石化的进入,让加氢问题在未来很容易被解决,这与电动车的充电问题截然相反,几分钟的充氢时间与现在的加油时间几乎相同,这也更会让消费者接受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氢气在燃烧过后可以成为最环保的燃料,这也让它存在的更有意义。  

  在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来看,氢燃料汽车想独有一片天地是非常困难的。例如,氢燃料电池直至今日还未有一辆可以量产的车辆下线,所以下线后的车辆价格还是未知数,但通过目前大量的文件技术来看,消费者需要更高的承受力。这对于消费者来说,就需要算清用车成本的经济账,并且还要包括加氢的费用。

  同时,氢燃料所需要的氢原料也需要多方周全。在制氢、储存、运输等方面都需要百分之百的安全,并且在后期保养方面也不能掉以轻心。前不久,挪威就发生了一起加氢站爆炸事故,爆炸原因主要是其中一个氢气罐中的螺栓安装不正确,导致氢气泄露在空气中,并形成了最终爆炸的气体混合物,发生了危险。

  在油与电的身后,便是氢燃料的蓄势待发,虽然开头提及的中国石化佛山樟坑油氢合建站还未正式投入运营,但是它的成立,就代表着未来中国十年的汽车发展走向,一定还是油、电、氢多种车辆的结合体系,想放弃燃油车很难,想直接用到氢燃料汽车也很难,纯电是目前的趋势,但是消费者的反对声音从未平息。  

  未来几年内,氢燃料电池还将获得高额的政府补助,并且氢燃料的终极目标是环保,可以肯定的是,氢燃料汽车还将获得大量媒体的关注度,这个行业也将进入大量的技术学者和制造供应商,未来可期。

免责声明:本文转自网络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汽车大事件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(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)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

编辑:汽车大事件

关键词:弃“电”从“氢”,究竟还要多久?

相关阅读
热点排行
精选图文
本周本月热点新闻
点击排行